这书我不穿了!_第23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5节 (第1/7页)

    若是州学只在长安这里,他们远在天边,拿什么和本地人拼人数拼补课?

    “行,这事我一定会上报,您放心吧。”那位自称刺史立刻拍了胸脯,“对了,我去看过了,贺兰山东边确实适宜耕种,又有黄河在旁,只要水渠足够,能开辟数十万亩良田,只是,你们真舍得将这上好牧场开辟成田地么?”

    万俟族长正色道:“那是当然,能耕种,谁愿意去草原受那迁徙之苦,每岁冬季牲口转场,不知要死多少老弱,若能有田地,你就是我等的大恩人。”

    “言重了,能开垦数十万良田,如此政绩,旁人求也求不来,还要我感谢你才是!”那男子微笑道。

    一行人相互吹捧,神色虽然带着焦虑,但眼眸里希望,却是越发明亮。

    第283章 事情不难

    襄阳对西北的统治,是需要一点的时间消化的。

    在这战乱数百年里,五胡十六国包括后来的北魏,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把当地的户口迁徙到自己治下。

    比如司马家拿了辽东后,把当地汉人全部迁到北京,放任辽东完全成为高句丽的土地,比如西晋灭亡后,刘渊打下长安后,把长安的十万户全都抓去了太原。

    再比如北魏的拓拔焘拿下北凉,便把那二十余万凉州的汉人全迁到了平城。

    他们抓人的时候固然痛快了,但留下的土地却搬不走,汉人被抓走了,原本的关中、凉州自然就成了胡人的乐土。

    六镇的危害源头也在如此,原本平城周围是没有那么多胡族的,但北魏每次攻打草原,那些归附、掠劫来的部族,就全数安置在那里,可草原贫瘠的土地又承载不了那么多的人,这不是自己挖坑埋自己么?

    他们抓走人倒是快,但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