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8节 造反定理四 (第3/5页)
去,听到城内外的鞭炮声响起来。 又下起雪来,雪花纷飞,蒙古人的踪影消失。 再次来临时,只怕是千军万马南下了! …… 这次外交谈判的成果惨淡,蒙古使团根本不接受宋人对于端平入洛的解释,结果郑性之等人谁都没有得到朝廷的具体赏赐,只得到一道褒奖的旨意。 倒是孟之祥得到了一个彩头,他的品级从39级的武略郎升为38级的武节郎,不是因为外交事务而升级,而是他与步军司诸人护卫皇帝有功而升级,并且步军司也有多人升级,不算突出。 即便如此,他依旧受到了台谏猛烈的弹劾! 罪名主要有“事虏”,其与蒙古人交好,称兄道弟,身为朝廷大将,说蒙语有损国体。 再一个罪名就是“疑阴与蒙古人通!”一旦落实,那可不得了! 还有就是他浪费公帑,收买人心,欲图不轨! 如他在“吉祥客栈”与蒙古人、步军司军官、礼部官员等人大吃羊rou,一顿饭就吃去了二百贯,这不是浪费公帑还是什么! 护卫工作中,单是伙食费,他就花掉了上千贯钱,花那么多钱,在收买人心,欲图不轨! 出手的人非同小可,乃是殿中侍御史洪咨夔在任的最后一个弹章,他很快就要调任吏部侍郎兼给事中了,临行前顺手来上一折,弹劾孟之祥,说宜将孟之祥斥逐出朝,好好接受教育,让他懂得为人臣、处事之道。 洪咨夔,南宋诗人,字舜俞,号平斋,临安人,嘉泰元年(1201年)进士,先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宋理宗赏识,洪咨夔(夔念kui)位高权重,折子一出,朝廷着孟之祥即行停职,在家里写好自辩疏,明白回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