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7节 大宋外交上的失败 (第2/4页)
外交会谈,不过他不用上场,另有参知政事乔行简为他的副手,真正上场的是签书枢密院事郑性之为主谈判手,再有钟震、徐清叟为辅,与蒙古使团正使王檝、副使兔花忒、忽都虎会谈。 钟震,字春伯,善化(湖南长沙)人,宁宗庆元二年(1196)进士,累迁至端平元年(1234)为吏部侍郎兼同修国史。 徐清叟,字真翁,浦城(胡建)人,宁宗嘉定七年(1214)进士,现任华文阁侍讲学士、工部侍郎兼同修国史。 两人皆是清正贤能之人,有气节,都是进士,而郑性之则是嘉定元年(1208年)进士第一,即状元郎,即这次宋蒙的外交会谈,宋朝这边全是进士,没有一个军官! 文官指挥军官打仗,文官主持外交会谈,正是大宋的官场本色,不过,蒙古人可不理会你进士不进士,双方的言辞驳火,三位进士被气得面青嘴唇白,差点进土! 蒙古使臣气势汹汹,前来问罪! 宋朝的端平入洛,给了蒙古人一个极好的机会,他们认为宋人背盟在先,给了蒙古人一个很好的攻击南宋的借口。 元太宗窝阔台当得知南宋端平入洛后勃然大怒,中原是我们大蒙古国打下来的,与你南宋何干?于是决定先礼后兵,派遣使臣王橶前去南宋首都临安质问南宋背盟之事,现在王橶来了,说的话很难听,即“你们宋人果真是南蛮,因为你们无信无义,你们白读了圣贤书,真要是圣贤知道你们的行为,只怕要把你们开革出门!” 他站在信义道德高地上尽情攻击宋朝君臣,能言善辩的郑性之、钟震、徐清叟只能极力辩解,处于下风。 很多问题就在这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