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5节 井盐开发的技术攻关 (第4/5页)
比之下,孟之祥尊重人,表现在他让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搜集了意见后,他综合考虑,形成决断,则所有的人员与力量都一齐执行,坚决完成! 难能可贵的是,孟之祥还能为大伙儿指明方向,比如凿井时他就提出了“钻头”的概念,众人就明白如何 夏先生是读书人,深悉历史,知道象这样的人,平时是明主,只要他成了事,就是明君! …… 很快地,在钱夏高三人组的指挥,组织师傅们进行技术攻关,重点解决小口深井钻凿技术、“卓筒井”和天然气引流。 早期的凿井方法,是由劳动者手持锄、插针等工具入井,直接进行挖掘作业,破碎岩石逐步加深,凿成的井为大口井。大者纵广3丈,小者亦能容一劳动者在井下猫腰凿井;深者数十丈,浅者数十米不等。 大口径井的历史延续了1200多年,但无法深入地底,采集的卤水较为稀薄。 之后劳动人民开始凿井,发展小口深井钻凿技术,已经出现了这些技术。 北宋庆历皇祐年间(1041-1054),“卓筒井”问世,迅速得到推广。它以小于筒井之竹去其腹中之节,牝(pìn)牡相衔为榫,在竹筒之底部安一皮阀,作汲放卤水之用,筒身系绳索绕于盘车,以人、畜作动力挽车取卤,这种提捞汲卤法一直沿袭至今。 宋皇祐元年(1049),阆州私坊效法川南卓筒井钻井工艺,开凿小口径井。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