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6节 魔都泉州 (第3/5页)
元丰三年,宋朝政府制定了一部《广州市舶条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贸易法。而各个外贸港口还在城市立设立“蕃市”,专卖外国商品;“蕃坊”供外国人居住;“蕃学”供外商子女接受教育,政府还专门制定了蕃商犯罪决罚条。 与中国通商的国家有:占城、真腊、三佛齐、吉兰丹、渤泥、巴林冯、兰无里、底切、三屿、大食、大秦、波斯、白达、麻嘉、伊禄、故临、细兰、登流眉、中里、斯伽里野、木兰皮等欧亚地区几十个国家。 宋朝出口货物包括丝绸、瓷器、糖、纺织品、茶叶、五金。进口货物包括象牙、珊瑚、玛瑙、珍珠、乳香、没药、安息香、胡椒、琉璃、玳瑁等几百种商品。 宋朝从大量进口货物通过市舶司获得的税收,从北宋皇祐(1049年—1054年)的53万贯,治平(1064年—1067年)63万贯,到了南宋绍兴(1131年—1162年)已达200万贯,约占中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对宋代的繁荣起重要作用。 现在的海关税收更是有多无少,泉州市舶司岁入超百万缗,刺桐城可闻万国音,超过了一百种外国语。 南宋,因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而被后人诟病,但宋廷南迁带来的江南大开发让泉州获益良多。 特别是泉州比广州更靠近京城临安的地理优势,使宋廷十分重视和扶持泉州的海外贸易,泉州市舶司成为南宋两个市舶司之一。 泉州港由此赶上并超过广州港,甚至,中国与外国的航线距离、日程、方位,多以泉州为基点。 走在泉州海边,一些天竺商人正在展示自己带来的云母、金刚石、紫石英等矿石,还有被中原人称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