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面否定与民争利 (第3/4页)
的百姓,也是无用的,下面的百姓还是得饿肚子。 历史上这种例子太多太多了。 就好像唐玄宗时期,就算后期唐玄宗昏庸了过着奢靡的生活,但是百姓的小日子过得还是不错的。 要是没有安史之乱,其实唐朝也不会由盛转衰,这不是百姓活不下去了而造成的,而是由那些吃饱了撑的,想玩突破的野心家造成的。 再看看大明崇祯时期。 国家极其贫困,就算崇祯带头省吃俭用也没啥效果。 因为那个时候他确实没什么资源,他自己都没资源了,再去节省也不可能无中生有。、 要是他有唐朝那个时候的富足,百姓都能吃饱,也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造反事件。 什么建奴什么鞑子,他们连蹦跶都蹦跶不了两下就能被拍死了,因为哪怕在明朝的末期也有强军,只是朝廷没有资源,强军都给饿成了软脚虾。 所以朱由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清楚的明白国家富强的道理,国富民强,这是首要条件,但是民富国就未必强了。 因为国家是愿意把手里的资源分给百姓的,但是百姓却未必愿意把自己手里的资源分给国家。 于是这就要舆论来引导了。 以前的舆论引导的是什么价值观,与民争利。 这是大错特错,与民争利是什么人搞出来的。 那是既得利益者提出来的,他们把资源全给占了,然后害怕朝廷把他们的资源给拿走,所以想出来了这么一个愚蠢的东西。 朝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