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上海滩_第八十九章,混乱的1936年续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九章,混乱的1936年续5。 (第5/8页)

狡猾,可谓是民国数万匪首之首,称为民国第一巨匪也不为过。

    1915年,刘黑七23岁,与当地痞子共8人结拜为匪。按年龄,他排第七,皮肤又黑,故称刘黑七;他弟弟则称刘黑八。他们在费县各村打家劫舍、“请财神“(绑票),发展到60多人。1916年,鲁督张怀芝派兵剿匪,刘黑八被打死,刘黑七等逃往抱犊崮。抱犊崮在费县、滕县、峄县、临沂四县交界处,70余峰,山深林密,素为匪薮,时有数十股匪徒隐匿其间。1922年,刘黑七股被兖州镇守使何锋钰打垮,遂投靠最大匪首孙美瑶,并参加了1923年明的“临城劫车案“。事后孙美瑶受招安被杀。刘黑七与另一匪目张黑脸收容被遣散的匪众千人,在苏鲁边界为祸。不久,张黑脸南入江苏,刘黑七留在鲁南,到1925年已有千余人马,号“刘团“,自称团长。

    当时山东各村庄都修围筑砦(音寨),壮丁巡夜,匪来则武装抗拒,刘黑七攻砦时,先在阵前放上银元、盒子枪,用以奖赏最“有钱的“(黑话,即有胆量的匪徒);打下村寨后,妇女随意挑选。因此其手下的匪徒都极为凶狠。他们的武器弹药主要取之于官兵。例如,1925年鲁督张宗昌派兵围剿刘黑七,官兵刚一交火,便弃械逃跑,刘黑七带领匪徒得到武器弹药后,将大批银元置于阵地上退走。官兵复来,见财大喜,待土匪反攻时,便故意再留下部分武器。如此多次,兵匪双方在“交战“中实际完成了军火买卖。刘黑七有了武器,进一步招兵买马,至1928年已达万人,横行于鲁南各县。

    1925年--1928年间,刘黑七股匪在滕县、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