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九章 朱祁钰:好大儿你只管上,朕守家! (第1/4页)
京畿,奉天殿。 今日大朝会,京畿出仕的官员,以及来京述职官员,尽数到齐,从奉天殿内一直排到了殿外白玉阶下的广场。 吏部尚书白圭因病请假。 礼部尚书王文驾鹤后,李贤顶缺。 李贤赴任半月,又因病致仕。 遂由刑部右侍郎陆瑜出任礼部尚书,由巡抚陕西的都察院副佥都御史项忠升任刑部右侍郎。 陆瑜也是老臣了,有地位和名望担任礼部尚书。 换储风波中,唐氏外戚被清除,朝堂中枢部门被清洗一空,昭示着大明文官集团的日暮西山——不是说文官集团不行了,没人了。 而是文官集团不再有土木堡之变到景泰八年这个时期的能量。 所以这两次人事变动,在朝中无风无浪。 实际上,文官集团已经认命。 陛下和太子强势,他们哪还有资本和皇权争斗,加上武将勋贵集团也没有因为文官集团衰落而一家独大起来。 所以文官集团也乐得当下局面。 既然不能反抗,那就躺平了好好的享受便是。 自太子殿下率幼军出征后,朱祁钰又恢复了景泰元年到景泰八年那段时间的斗志,从无召教坊司娼女的举动。 太子在外厮杀,天子也不好意思醉生梦死了。 每日大小朝会,朱祁钰事必躬亲。 尤其涉及边关战事,朱祁钰更是像个婆娘一样不厌其烦,一定要确凿边关那边没有任何纰漏了,才会善罢甘休。 朱祁钰不仅自己励精图治。 还抓壮丁! 七卿和五军都督府在京的都督、都督同知,甚至都督佥事,尤其是兵部尚书于谦和工部尚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