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臣养成实录_分卷阅读7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8 (第4/4页)



    当年盛极一时的魏家魏叔同,外祖父袁仲道,如今权柄日重的高卓,同为那一科的一甲及第。

    魏阁老虽已倒台,但当年也是一能吏,颇得先帝倚重,元封开年以来又一直身居高位,地位非凡。

    外祖父袁仲道虽早早离了官场,但他开办桃山书院,学子遍布天下,如今许多的权臣都曾是他的座下弟子,影响力也颇大。

    至于高卓,那就更不用提了,如今已入阁多年,又颇得惠崇帝爱重,权力极大,又门生众多,在内阁中稳压岳阁老一头,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首。现在更是敢凭一家之力,与世家出身的皇后一脉抗衡,可谓根基深重。

    也不知这位“同年”是谁?能让卫夫子也这样敬重。

    “这人正是严应淮,当年被点了传胪,如今已官至翰林学士兼一品太师,学问极好。你外祖父学识那样渊博的人,一提起他来,都是赞不绝口、自愧弗如的。”

    卫夫子倒没有卖关子,直接就说了出来。

    “翰林学士?我听说往年的会试,多是由翰林学士主持的,说的可就是他?”

    陆烁听了外祖父竟对这人这样赞赏,倒是一惊。

    “正是他!他为人方正,痴迷于做学问,向来不爱钻营官场。自当年考上庶吉士,进了翰林院,就一直潜心于钻研儒术,最是清贵。

    因他博学多才,往年的会试量题点卷皆少不了他,如今大齐正正经经科举入仕的,泰半都是他的门生。又得圣上礼遇,加封了太师之衔,一直在司成馆教授皇子们的学问,朝中的官员对他,向来都是尊崇有加的。”

    想不到这人竟这样厉害!这样好的学问,蔡行霈又是他的直系弟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