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覆之塔_卷末感言 昨日之我已非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末感言 昨日之我已非我 (第4/5页)

敌人。但过于复杂的能力,却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将读者的一部分期待凝聚到了“如何击败这样强大的敌人”上。但其实观众并不在乎魔女之夜具体的能力是什么,它也并不需要解释。因为魔法少女所对抗的正是自己的命运与绝望本身——这种错误的注意力误导,最初就来自于对卡玛尔瑟能力的细致化。

    根据罗伯特·麦基的理论,人物的相对复杂性必须与类型相适应。应该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上,这样可以降低读者的理解压力,让读者对每一个细节的转折与人物内核的变化才能体会的更加清晰。

    但总的来说,还是有所获得的。到目前为止的三卷中,我分别刻意使用了三种不同的架构方式、并且不使用自己熟悉的奇幻创作模式。就是为了吸取新题材的营养……并且颇有所获。

    第一卷我犯下的错误,是为了“塑造一种科幻氛围”,以此刻意区别自己的奇幻创作模式。但过于堆砌的设定和氛围是不必要的,当我的注意力集中到描写氛围的时候、我实际上就忽视了剧情本身的张力。这就导致了第一卷中间塑造氛围与世界观的部分,剧情推进过于缓慢。

    而在第二卷中,我试图改进这个错误,添加了一部分剧情。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也就是剧情赘余。

    “紫墨水”前半部分所真正需要的剧情,是和劣者去见冬眠、得知劣者的身世、回来看到乐园鸟、与翠雀约会,进入梦界是第二卷的核心剧情。而前置剧情用了足足十七章,这个数字努力一点的话其实可以压缩一半。而另一个问题,则是不必要的战斗:在展示乐园鸟新获得的能力这部分用了太多的笔墨。导致了高潮部分的情绪张力变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