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 三国郭嘉成长日记_第7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章 (第3/3页)

之才。

    然而那杨乔生得眉目俊雅,仪容伟丽,是位风华绝代的美男子。桓帝还没发掘出他的才华,就先被他的美貌深深震撼,非要把公主嫁给他。在赐婚被杨乔婉拒之后,桓帝执意逼婚,最后杨乔绝食七日而死。

    所以说这个察举制吧,虽然有一定的标准,但自由发挥的空间非常大。

    一般来说,被举荐的人都是名士。

    要么出生名门,见识不凡,代表人物荀攸。要么学富五车名扬四海,代表人物蔡邕。要么有个性有专长,代表人物田丰、贾诩。

    也有不少搞黑幕的,全凭举荐人自由发挥。大不了举孝廉,父别居,举秀才,不知书……

    实在不行,家世、名气、学问一样都拿不出手,有个美貌的meimei被皇帝宠上天也成,代表人物何进。

    当然也有天之骄子,家世好、名声响、才华出众,还长得特别好看,代表人物荀彧。

    这个时代没有义务教育,书籍几乎被贵族士族垄断,读书识字是少数人的特权。如果生在一个泥腿子家庭,有99.99%的机率成长为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文盲。

    所以名士基本上都是士族自产自销。也有少数贫寒学子,因为才华横溢或者个性突出、事迹惊人获得名士的认可,成功加入名士联盟。

    有个顺口溜是这么说的:想当官,去洛阳。西园有个万金堂,专卖官印和绶带。只要钱财使到位,封疆大吏不是梦。想求学,去颍川,朝臣冠带遥相望,多是书院旧同窗。

    说句不夸张的话,大汉的官员,有一半都有在颍川游学的经历。如果说洛阳是这个时代的政治中心,南阳是经济中心,那颍川无疑是学术中心。

    颍川这地方,私学如林;典籍如海;名士如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