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_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8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88节 (第7/7页)

智能领域的一项突破,官方报道是超高速度、超低能耗,一秒可以进行1.4万次突触cao作。具体没太看明白,反正很牛逼就是了。

    不知道为什么要叫苏轼,难道是因为那句高处不胜寒?报道说这是全球首次对超导神经形态计算得出正确结果,那叫这个名字多少有点凡尔赛了,多不好意思啊!】

    她嘴里说着不好意思,但那语气可没有半点不好意思,明晃晃的高兴自豪。水镜下的众人听得一头雾水——

    “人工智能是什么东西,人变得更智慧了?”苏轼觉得自己聪明的大脑不够用了。

    唐朝。

    博闻强记的孔颖达开始颅内检索:“《汉书》有言,造计秒忽。秒为禾芒,忽为微细,极言物之小。所谓超高速度,速以时策,这秒莫非意指时间?一秒,极微小的时间……”

    孔颖达的脸色突然变了,他抬起头,对上殿中同僚的视线:

    “一秒1.4万次?!”

    这难道不是神迹?!

    李世民调整了一下呼吸,神情慎重:“如此时速,怪不得是首次了。倒是这个全球,安意应该是寰宇?却不知为何撑球,难道我们生活在一个球上?”

    贞观君臣对视一眼,纷纷觉得不可思议。太荒谬了,人怎么可能生活在球上呢?一定是猜错了。

    【不过评论区有懂王是这么解释的,说之所以叫苏轼是因为,各领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芯片进行调整,就像他弟弟苏辙会根据哥哥的入狱频率调整自己的做官需求。】

    说着,楚棠就顺手播放了一个视频,于是各个时空的人都看到一个顶着“苏轼”二字的青年男子伴随着欢快地音乐很有节奏地说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