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63节 (第6/7页)
白居易也是心中惴惴,不止是他,安史之乱太过惨烈,杜甫的一生则与家国动荡相连,触目惊心几乎令所有唐人为之色变,白居易紧随其后,难道大唐又有波折? 【杜甫去世于大历五年,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势力坐大,威胁中央,朝中有识之士力主削藩,唐宪宗也有这个意思,但是地方藩镇有兵有权有钱有人,并不是待宰的羔羊,更别说他们其实并不把中央放到眼里了。】 【时任宰相的武元衡是个主战派,支持暴力削藩,当时有个节度使叫吴元济,他趁机谋反,皇帝就派武元衡平叛,这引起了吴元济同党的恐惧,于是他们一不做二不休,决定刺杀武元衡。】 什么?! 太极宫中的李世民眼神一凛,刺杀宰相?他们怎么敢的!! 白居易也是目露错愕,武元衡正直忠诚,颇得圣眷,其人又有文采,写过《孔雀》之诗,他曾与对方有过唱和之谊,算是半个友人,武元衡后来竟然遭此横祸吗? 最为懵逼的就要数武元衡本人了,他也知白居易的诗才,《琵琶行》一出简直令他惊为天人,他正循着诗意一咏三叹,谁成想这诗还跟他有些关系?! 武元衡心下微沉,藩镇作威作福不是一天两天,那吴元济更是早有反心,若那些宵小当真将矛头对准他,他恐怕难以善了。 果然,楚棠接下来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测—— 【元和十年,天色未明,武元衡出门上朝,刚出门没多久,就被隐藏在暗处的刺客杀死了。】 “砰!” 李世民一拍桌子:“乱臣贼子藐视皇威!” 一朝宰相,竟然在上朝的路上堂而皇之被人杀害,这分明是向朝廷宣战,不将朝廷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