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60节 (第7/7页)
同。】 她接着分析了一遍,所言与李白回答大体不差,最后道: 【所以最后一句是以众人的反应与周遭的环境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所谓以感衬声。这一句写得非常美,很有意蕴,当然也意味着,它经常考。嗯……这一整段都挺常考的,大家一定要背熟啊!】 “听到了吗?看完水镜赶紧把它背下来!” 许多人纷纷这样对自己的孩子说,当然,加码是中国家长的惯性,他们自动将楚棠的话替换成:全都背下来。 小院里,白行简认真对对面的白居易道:“兄长,背熟。” 白居易:看不起谁呢? 他,三科登第,难道还背不会自己的诗? 【说起来,up一直很喜欢“唯见江心秋月白”这句诗,不仅是因为它极有意蕴,还有一点点小私心。 我党早期有位干部,叫瞿秋白,也是党内早期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他出身书香世家,却毅然背叛阶级投身革命,既主持过政治工作,又能在文化战线上执笔投木仓。 可惜后来转移时不幸被捕,他拒不投降,高唱着《国际歌》和《红军歌》从容就义,年仅三十六岁。两个月后,同样被残害的,还有烈士方志敏。 瞿秋白和迅哥儿是好朋友,给鲁迅的杂感集写过序言,他被捕后,鲁迅曾想方设法进行援救,得知他被处决的消息,迅哥儿叹息良久。 秋白是他的字,不知道和这句诗有没有联系,但up觉得很衬他的气质,秋月白,清、正、高洁。】 “又是一位义士。” 白居易站了起来,神情庄肃,他不知道瞿秋白是何人,亦不知他长得何种模样,但这并不妨碍他从几句言语里看出对方的品性,并心生崇敬:君子畏祸,然不避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