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107节 (第5/7页)
老家,筑归来堂,以示归隐之意。归来堂,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她又取文中“审容膝之易安”一句,为自己取字“易安”。进一步表明自己自己的安恬闲适之意。 彼时夫家深陷党争风波,公公赵挺之病卒,赵家难在京师立足,青州旧居的生活不复昔日优渥,可李清照却恬淡自处。 “易安”二字,是她的明达,也是她的心中所愿。 可那时的她怎么会想到,这不过只是她波折人生的序幕而已。她叫易安,而,时代浪潮的翻覆下,这样一个女子到底是“难安”了。】 略带叹息的声音下,是忽然动起来的画面和随之而起的悠长歌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一个字一个字如珠落玉盘,又似雨打梧桐滴滴敲在众人的心上。歌声里,那耀目的女子衣衫轻薄饮酒行舟藕花深处,归来于灯下吟一阕记游佳篇; 她朱唇轻点良人相伴漫步灯火阑珊,换得一二金石字画细细赏玩;她劳燕分飞良人痛别,她乱世浮沉不得安息,她独上小楼满怀愁绪一潸然,却只怪花色残…… 一切的吟唱,一切的咏叹,都凝结在一个背影、一本泛着沧桑的《漱玉词》。 歌声消散,李清照久久不能回神。那是她未曾经历的波澜壮阔的一生,那是她不曾获知的跨越千古的惋惜惦念。 她心中忽然升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后人通过她的诗文试图触碰她的灵魂,又用一段段亦古亦今的文字试图与她交心,知音千载,不外如是。 她提笔,凭着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将刚刚吟唱的词句一一抄录,也算成全一段心神交汇。 东晋。 陶渊明浑浊的眼中隐有水光闪过:“李清照有易安之性,命途却与她难安一生,上苍何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