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_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8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82节 (第7/7页)

叹:“王介甫毕竟是君子。”

    他没有看错人。

    客栈。

    苏轼也微微动容:“王介甫当真不负盛名。他既谪居江宁,新党之中,恐有小人得势吧!”

    他想起历史上变法诸人的遭遇,忽然对未曾谋面的王安石感慨起来。

    另一边,皇宫。

    宋神宗愣了一下,神情有几分晦涩:“谪居江宁……”

    他我后来,到底是把先生给贬了。

    【王安石的仗义执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正直士大夫的品格,也窥见了宋代文人相交的一点。

    顺便说一句,虽然苏、王二人政见不合,王安石也因为变法一事几乎算作众叛亲离,但他本人却实在是个君子,一心为公。

    他在地方多年,深刻认识到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所以上书进言,以雷霆手段推行变法,务求强宋,置自身毁誉于不顾,是历史上难得的改革家。

    新法当然有弊端,苏轼的有些批评也比较中肯,但总的来看,变法中也孕育着变强的机会,可惜队友难带,又缺少完善的机会。经济特区真是一个创举啊,不知道王安石有没有试点,要是能试点一下就好了~】

    北宋。

    前面的溢美之词王安石没有听,他迅速抓住重点。第一,后世对变法大体是肯定的;第二,水镜提到了推行变法的方法。

    “经济特区,试点?”

    他沉吟着,楚棠虽是戏谑,但到底给他提了个醒。后世的变法,是选择一个州郡进行尝试,总结经验,其后再逐步推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