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_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9节 (第1/8页)

    周瑜但笑不语,在他的手上写了一个字,鲁肃心领神会,两人对视一眼,畅快地大笑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建安十五年,曹cao又发表了一篇《求贤令》,这是一篇散文,用语比较浅显,虽然也有典故,但是都是一些知名度比较广的,连蒙带猜也能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是“唯才是举”。如果《短歌行》也写于建安十五年,那上文讲的“筛选”就没有意义了。

    而且《求贤令》中也没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意气风发,所以我们还是认为这首诗应该作于赤壁之战前夕。这样说来,苏轼和罗贯中的说法倒也不是全出于文学想象,让我们为二位大佬点赞。】

    北宋。

    苏轼接收到弟弟有些促狭的目光,莫名感到几分尴尬,明明水镜是在夸他,怎么觉得有点丢人呢?

    同样有这种感觉的还有元末的罗贯中,他突然觉得良心有点痛是怎么回事?要不,少骂曹cao两句?

    【创作时间确定了,我们就要解决第二个问题,他的目标读者是否有具体指向?他希望目标读者看到后产生何种心理反应?】

    刘备一时觉得莫名,问诸葛亮:“军师,此诗若为求贤,目标读者自然是天下贤士,这位楚姑娘为何多此一问?”

    诸葛亮轻摇羽扇,暗自沉吟,颇有些慎重地答道:“曹贼心机难料,臣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对于前者,我们首先可以排除曹cao身边的文臣武将,比如荀彧荀攸张辽许褚之类的,因为这些人已经为他所用了。】

    曹cao麾下诸人一齐点头:确实,他们早早就入股了,不需要现在招揽。

    【然后大体也可以排除散落民间的人才,因为这一类人才不一定要在大战前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