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 第22节 (第1/7页)
听到自己名字的青年蒲松龄愣了愣,没忍住回头看了一眼书斋的匾额,确实就叫聊斋没错。
邻居已经激动起来了,隔着院墙喊话:“留仙,水镜上说得是你吧,苟富贵勿相忘啊!咱们可是看着你长大的。”
“一定,一定。”
蒲松龄擦了擦汗,写志怪也行,等考上科举了,闲时记两笔。水镜里的姑娘似乎很喜欢李白,那便写一篇《李太白梦游天姥山》吧,就当是感谢她的提点。
北宋。
苏辙敏锐地察觉到了几丝不同:“殷为震动尚还好说,这使动用法又是何意?”“使动,使其动作,想是后世语言习惯与我等不同,所以定下的名目吧!”苏轼回答道。
“词意倒也相类,名目却有不同,听楚姑娘的意思后世应是不习惯如此行文,倒不知他们的诗文是何种形式,又如何行文?”
他忽然对后世的诗文之作很感兴趣,后世连女子都能登坛设讲,想必文德一定十分鼎盛吧!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青青是黑沉沉的,云彩黑沉沉的,就像要下雨似的,水波动荡升起腾腾烟雾,活脱脱一鬼片现场,夜宿山林果然不是好选择。此时的天姥山已经变得阴森恐怖起来了,目睹这一切的李白自然是既震惊又恐怖。
大家读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些时候作者是不会直接表露情感的,需要大家在字里行间自行揣测。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的情绪就藏在景物,或者说得准确点,意象之中,抓住意象,明晰意境,就可以进一步体味情感。】
李白眼睛亮了亮:“一切景语皆情语,不知是哪位论家的见解,实在精辟。”
贺知章也赞许地点了点头:“圣人立象以尽意,象即心中之物。气之动物,物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