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 (第3/4页)
稿,班主任是知道苏怀瑾家特殊的情况的,不仅没有责备他不务正业,还进行了适当的鼓励。苏怀瑾这才以此发展出了一个稳定的副业,跌跌撞撞地入了圈。 由于苏怀瑾平时打工、上课已经是连轴转了,他只能利用休息的碎片时间构思故事,进行的大多还是短篇创作。 目前仅有一篇中篇童话出版了。 由于是新人的第一本书,版税被压得很低,苏怀瑾还额外要求了预支稿费,第一笔出版书拿到的钱几乎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但在苏怀瑾极度缺钱的情况下,有这么一笔稿酬已经足够幸运。 出版是一件十分漫长且艰难的事情,不仅要经过传统的三审三校,还要等待书号的审批,一整套流程下来,苏怀瑾等了一年有余,才终于看到了自己写的童话书上市。 薄薄的一本,却意外地有成就感。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冲击下,出版业早已经成为了大部分人口中的夕阳产业,除了之前就能卖出百万册的头部作者,新人出头很难,基本不太可能再依靠这个挣到大钱。幸而,虽然能够卖出百万册的作者越来越少,但大多还集中在童话类书籍里。 小孩子和女人的钱,总是好赚的。 苏怀瑾出版的那本名为的中篇童话,并没有得到什么宣传,却在上架后卖出了一个不俗的成绩。 不少家长都被封面上稚嫩却童趣十足的画面所吸引,为家中的孩子买了回去,又因为故事里老少咸宜的温暖笔触所触动,在网上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口口相传,销量自然也就上去了。 苏怀瑾还因此除了预支的稿费外,又额外得到了加印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