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 (第3/4页)
顾先生,便是东林书院的创办人也是最早的院守,顾宪成。 他们都记得那一日,她和他三年里仅有的一次针锋相对。 那天,杜若清恰好到杜珗的书斋去,刚走到门口,便听到屋子里沈望山的声音,她听得清楚分明,他说,“老师有经世之才,以您的品性才学,为何不入朝为官,如今家国式微,京城里也正是用人之际。” 还未等杜珗开口,就见杜若清姗姗而来,“如今朱明王朝从皇帝到臣下都已经昏庸腐朽成了这个样子,从中央到地方都已蛀了个遍,还谈什么经世致用,效力国家,气数将尽罢了,不过是等着那一天,到时自会有人断了它的龙气。” “清儿,你以为自己看了几部史书政论就可以肆意谈论朝廷、政治吗?”杜珗出声轻斥,声音里确然有几分怒气,又向沈望山道,“清儿小孩心性,胡言乱语不可当真,老夫不愿出仕是兴趣使然,与朝廷无尤。” “爹爹,女儿说得每一个字都不是胡言乱语。” “你!” “不是每一个有点骨气求学致问的士人文人都愿意屑于到那个地方营营汲汲的。沈大人,你可懂得?”她没有等杜珗说话继续说道。 杜珗显然有些动了真怒,正要继续训斥,沈望山却开口道,“杜小姐,如今这朝野的政事的确是有些不周到的地方,只是既是读书人,便自当想着替朝廷分忧解难,顾先生也曾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你说的可是东林书院那位顾宪成先生?” “正是。” 杜若清却像是听到了什么可笑的事情,沈望山分明听得见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