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8节 (第1/6页)
因为在他们看来国内的特效技术不行那就找老外好了,反正都是花钱。 比如冯晓刚在拍摄《集结号》的时候,为了追求更好的视效就找了南棒的特效团队。 当然,从导演的角度来说冯导这么想并没有什么不妥。 为了提高电影的质量,自然是要在有限的预算里找一家特效技术好的。 但如果从整个行业考虑,这种想法就有点短视了。 若非如此,国内也不会直到现在也没有一部硬科幻电影了。 不过这个锅也不能全让民营影视公司背,中影等国企其实也有责任。 比如中影旗下的华龙特效,明明千禧年就成立了,各种政策、补贴也没断过。 可是十几年扶持下来华龙却发展成了一个鸡肋,完全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只能说有时候国内的很多想法是好的,就是偏偏没有遇上对的人。 不过话又说来,江哲这次之所以这么顺利,也是因为本身就处于行业上游。 当花果山影业和小马奔腾组成的联合收购团队出现在面前之后,四家后期公司几乎都没有拒绝的心思,大部分时间反倒是花在了讨价还价上面。 而脱离了这个自带的优势之后,江哲的收购行为就不是那么顺利了。 比如土豆网的魏明曾经建议江哲收购哔站,然后并入土豆网之中。 当时江哲也没有多想,觉得这个建议不错便让老马去谈了。 可是没想到哔站那边竟然直接拒绝了。 为此感觉有些丢脸的老马还几番找上杭城,准备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