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6节 (第2/6页)
过前者是主打的是“校园爱情”,后者主打的是“校园励志”罢了。 主旨不同,也就导致了两部电影的宣发策略大相径庭。 当《匆匆那年》剧组大谈什么“朦胧的青春”“涩涩的初恋”时,《闪光少女》剧组却走起了接地气的路线,大谈校园教育等话题。 一来二去,江哲和徐客还没打起来呢,这两部电影反而已经闹得不可开交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便有王妃亲自演唱电影主题曲,但电影终究还是要看本身的质量。 而《匆匆那年》这回的质量虽然还行,但导演和出品方显然搞错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贩卖“青春情怀”这种事情,第一次或许很好用,但次数一多就让人膈应了。 关于这点,也可以从《匆匆那年》上映后观众的评价中可以看出。 --------围脖--------- 【马林富】: 人物的认同感还是有的,就是逃脱不了国内青春片老气横秋的表现方式……只是,导演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回忆青春真是如此沉重的话,那为何还要怀念它? 【帅哥一枚12138】: 确实!而且很不理解,为什么青春电影里的女生都在堕胎?《致青春》里的阮莞堕胎,《同桌的你》里周东雨堕胎,到了《匆匆那年》,方茴也毫不意外地堕胎去了——表达爱情的代价只有流产这一种选择方式么!?? 【大脑回收站站长】: 答案很简单,影视公司之所以能一部接一部地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