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四章 富国以安天下,强兵以诛不臣(为盟主小飞毯贺!) (第13/14页)
摆出这样的阵仗来犯,那十几万的马蹄声在北古口外四十里响起,边方的百姓,早就开始向内逃亡,流言蜚语哪里都是了。 “臣请往北古口探看。”戚继光俯首说道,是不是,亲自去看一看就知道。 朱翊钧却摇头说道:“如此,不急,回京廷议过后再说。” 回京之后的朱翊钧直奔文华殿,连乾清宫都没回,两宫太后都没见,直接到文华殿,让冯保传旨文渊阁,传旨文武廷臣廷议。 张居正和吕调阳第一个到,俩人坐班的地方就在文华殿对面的文渊阁。 而塘报已经传到了兵部,兵部大司马谭纶是第二个赶到的文华殿的,谭纶和戚继光沟通了一番,彼此心中皆是疑惑。 两宫太后听闻北虏南下,也赶到了文华殿的后殿,等待着廷议的召开。 朱翊钧颇为淡定的坐在月台之上,甚至还有闲情雅致看了会儿书。 戚继光在京城内,蓟州、永平、山海关有戚继光训练的十万军兵,朱翊钧还不信了,北虏能跑到文华殿内,砍了他的脑袋不成! 朱翊钧一点都不慌,倒是葛守礼略显焦躁。 “此事,先派快马至北古口闻讯,快马加鞭,来回三四个时辰的事儿。”张居正和戚继光、谭纶深入交换了意见之后,决定不做戒严,而是先探听情报真假为宜。 “我去吧。”戚继光觉得还是亲自跑一趟,万一真的是北虏寇边,他立刻接过指挥权,就可以指挥边军攻守,京畿也不需要太过于焦虑。 隆庆二年,戚继光由南到北,至今也有五年时间,也不是说戚继光看不起北虏,轻敌大意,在戚继光眼里,北虏和倭寇都差不多,不经打。 戚继光从不轻敌,每一次都是全力以赴,这也是他每战必胜的原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