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 元辅先生没有这么无能的弟子! (第5/14页)
道:“今日起讲孟子。” “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本身是魏侯,僭越称王,孟子以道自重,不见诸侯。正好梁惠王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乃是一个行道的机会,孟子因往见之。” “梁惠王一见到孟子就问,先生不远千里而来,有何计策,可以利寡人之国乎?” “孟子说:我之所以说王不应该言利,是因为王乃一国之主,人之表率。” “王若是惟利是求,说‘何以利吾国’,则此端一倡,人人皆效尤。为大夫的便计算说:‘何以利吾家?’为士庶人的便计算说:‘何以利吾身?’上取利于下,下取利于上,上下交相征利,而弑夺之祸起,国从此危矣。” “此所谓:万乘大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张居正讲起了孟子,正好,和今天还田的事儿所对应,一国的君王,唯利是求,弑夺之祸必起。 谭纶是进士出身,自然懂这个道理,他说抄家,就是调解下气氛,说到还田时,气氛太过于紧张了,恨不得不能呼吸一样,兹事体大。 朱翊钧颇为认同的说道:“唯利是求,就会弑夺之祸,千乘弑万乘,百乘弑千乘,立刻就会变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家臣出,天下无道。” “可是,一国之君,不应言利吗?” 张居正立刻否认道:“当然不是。” “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 “此处为亦有,也有,孟子说,君王不是不应该言利,而是不能只说功利,也应该好仁义。” 就像是知行合一,就像是孔夫子赤子之心纯白至质一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了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