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9章 冬笋探测仪,只用于照竹子 (第1/4页)
去郑支书家看“冬笋探测仪”,魏支书也要去。他坐上了我们的车子。上路上,魏支书说:“万老师,你一来,我们这地方就活了。” 我说:“主要是遇上了田书记,我这个人出出主意,但把主意变成现实,得有一个好父母官。” 他说:“田书记实干。不玩虚的。” 我说:“幸亏你是个男的,如果是个女同志,就不能表扬得这么直接。” 魏支书笑了,余大哥说:“你就是幽默。” 两村相隔不过三里,几分钟就到。郑支书在地坪里迎接。然后引我们一行进入客厅。 田德汉说:“把你那宝贝拿出来欣赏欣赏。”郑支书娘子说:“书记,你莫急,先喝杯茶。” 大家坐下,郑支书娘子端上热茶。 一会儿,郑支书拿来了一个小盒子:“这是样品,外表还有点粗糙,正在征求大家的意见。” 他把盒子放在桌上,给我们讲解起来: 正前方,顶部各内置了一个摄像头,通过摄像头对竹子扫描,就产生一组数据:竹子多高。竹尖的朝向。 芯片上设置了一些固定参数。多长,多少年的竹子,在竹尖下垂点,会长出多少根竹鞭。每支冬笋的距离多远。 芯片根据这些参数,就马上出现了一个图像,你就知道从哪里下手开挖。” 田书记笑道:“有意思,可惜现在还没有冬笋,不然可以去试一试。” 魏支书说:“这个不用试,科研人员在这边开了好几次会。组织会挖冬笋的行家座谈了三四次。” 余水春说:“哦,我懂了。实际上就是把平时挖冬笋的经验做成参数。设置在芯片里。” 郑支书说:“对。我们根本用不上。” 我对田德汉说:“郑支书讲在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