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9 (第2/4页)
,没路引,进不了城,想请大人通融一下。 卫成想了想,让通政司这边去了个人,同那头商量一下,把人领过来让他们说个明白。要真是身负冤情被地方官卡着不批路引,这种情况理应通融。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不是? 等这些人到了通政司衙门,还没说出个一二三,光看那模样就是在路上吃够了苦的,卫成心里更信了一分,听的时候也格外用心。 案情说下来其实简单得很,说他们有冤,的确有,要说也是送上门去给人坑的。事情要追溯到二十年前,地方上有个姓祝的读书人,他有幸中了举。祝老爷中举之后,亲朋好友乡里乡亲都求上门去,纷纷将自家田地挂他名下。朝廷说举人免税,本乡出了个举人老爷,可不就造福乡里了。不说家底稍薄的,哪怕家底厚,能不交税他也不想交。 起先是白挂,后来关系亲近的挂完了,关系远的就许点好处有偿挂。 举人老爷本来家贫,心里装着乡亲,可人是会变的,逐渐发达之后想法自然和当初不同。 虽然想法变了,举人本身要脸,没为难这些来挂田的,这么多年下来双方一直相安无事,直到今年夏天,老举人没了,他几个儿子分了家,分家之后不认举人立的字据,直接吞了挂在他们家里的田地。 当初为了避税去挂田的,占了朝廷二十年便宜之后田没了。 他们上衙门去告,没告着,衙门说田契上落的是举人的名,举人没了自然由他儿子继承。 这年头有田你好好种总饿不死,没田要怎么活? 可不就活不了了? 地方上还有人在闹,他们这几个胆子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